首页 资讯 正文

内蒙古两单位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

体育正文 89 0

内蒙古两单位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

内蒙古两单位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

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4日电 (记者 李爱平)近日,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新一批(yīpī)获评(huòpíng)国家考古(kǎogǔ)遗址公园(gōngyuán)名单,内蒙古自治区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、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。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萨拉乌苏国家(guójiā)考古遗址(yízhǐ)公园。(资料图)   杭晓菊 摄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,具有科研、教育、游憩等功能,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、保护利用和文化(wénhuà)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(yìyì)的(de)特定公共文化空间。 记者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委宣传部获悉,内蒙古萨拉乌(sàlāwū)苏国家考古遗址(yízhǐ)公园占地面积17.26平方公里(píngfānggōnglǐ),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南端的萨拉乌苏河流域。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和“河套人”文化研究中心(zhōngxīn)是遗址公园中的关键功能区。 该遗址也是中国华北地区黄河流域旧石器(shíqì)时代中期的人类文化遗址,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首次发现人类化石和进行科学(kēxué)发掘的重要遗址,著名的“河套人”、萨拉乌苏文化、萨拉乌苏动物群、萨拉乌苏石器工业(gōngyè)的发现地和命名(mìngmíng)地,被载入世界古人类、古环境、古生物、古地质(dìzhì)研究史册。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委(shìwěi)宣传部获悉,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土城子(tǔchéngzi)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(píngfānggōnglǐ),是内蒙古自治区沿用历史最久、建都历史最早的古城址。 考古专家认为,该古城址实证了自(zì)春秋时期以来民族融合的进程,是中国北部边疆(biānjiāng)治理体系的高度体现,集草原(cǎoyuán)文化、农耕文化、黄河文化、长城文化等于一体,生动(shēngdòng)体现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,堪称内蒙古首府第一城。(完)
内蒙古两单位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