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湖北宜城:碧水绕城 河湖“淌金”

体育正文 110 0

湖北宜城:碧水绕城 河湖“淌金”

湖北宜城:碧水绕城 河湖“淌金”

图片来源/宜城市融(róng)媒体中心 ■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魏昊星 ■伟峰 易振波(yìzhènbō) 初夏时节,漫步湖北省宜城市莺河(hé)河畔,河水清澈如镜,岸坡绿植覆盖率达94.5%,135处亲水设施点缀其间,三三两两的村民沿着15.5公里(gōnglǐ)巡河步道散步,远处(yuǎnchù)游客乘着竹筏在碧波中穿行——这条曾因生态恶化被称为(chēngwéi)“问题河”的汉江支流,如今已蜕变为“安澜、健康、宜居、智慧、文化、发展”的幸福河湖,成为湖北省首个(shǒugè)通过水利部验收的国家级(guójiājí)幸福河湖建设试点。 系统治理绘就水清河(qīnghé)晏新画卷 莺河(hé)全长54公里,流域面积492平方公里,曾因河道淤积、污染(wūrǎn)叠加,防洪(fánghóng)能力不足,2021年一场暴雨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3000万元。2023年,宜城市以“共同缔造”理念为引领,举全市(quánshì)之力投入1.54亿元,实施“点线面”协同治理:在莺河一库至雅口村37.95公里河段,建设水(shuǐ)文化园(wénhuàyuán)、分洪渠(qú)等6大节点工程,完成8.21公里生态护岸、135处(chù)亲水设施及15.5公里巡河道路;引入“河湖长+检察长+警长”联动机制,开展农业面源污染、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,拆除97处河道违建,建成3处水质监测点(jiāncèdiǎn)与20处视频监控,构建“天空地”智慧感知网。 治理成效数据(shùjù)亮眼。莺河下游防洪(fánghóng)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,流域内15座水库全部达(dá)“一类坝”安全等级;莺河一库、二库(èrkù)水质稳定在Ⅱ类,岸带植被覆盖率达94.5%,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3.76%,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。“过去岸坡黄土裸露,现在三步一景(yījǐng)、五步成画,连白鹭都飞回来了。”宜城市河长办主任陈鹰告诉记者。 河湖治理催生“美丽经济(jīngjì)”新形态 清澈的莺河水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“源头活水”。流水镇依托治理成果打造“醉美莺河”景区,以“古井古树(gǔshù)、小桥流水”为特色,推出竹筏漂流、亲子(qīnzǐ)捕鱼(bǔyú)、越野卡丁车等项目,2024年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(wànréncì),带动200余人就业(jiùyè),周边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景区单日最高接待游客5000人,40家摊位收入增长10%,农家乐经营者朱传龙日均(rìjūn)营收达5000元。“游客来了,土鸡、蜂蜜不愁卖,民宿床位提前一周订满(dìngmǎn)。” 文旅融合的溢出效应持续放大(fàngdà)。莺河村(hécūn)整合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(jìniàn)园、鄂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,推出“生态观光+红色研学”线路,年接待研学团队超8万人次;板桥店镇、流水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shōurù)分别达26248元、26157元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“过去守着河道受穷,现在靠着河湖致富(zhìfù),这河真是我们的‘幸福河’。”村民全兴忠一边打理民宿(mínsù)一边说,他(tā)的农家小院旺季月收入超3万元。 绿色产业(chǎnyè)蹚出循环发展新路径 莺河流域的生态治理,同步(tóngbù)催生了绿色产业的链式反应。在(zài)(zài)汉江流域,宜城市探索的“绿鑫模式”成为农业(nóngyè)面源污染治理标杆:引进德国技术(jìshù)建成生物质能源项目,年处理5万吨秸秆、3万吨粪污,转化为4400万千瓦时电力、230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及21万吨有机肥,带动农户年增收4200万元,该模式已在全国15个地区复制推广。“烂果、尾菜、畜禽粪污‘变废为宝’,汉江以东90%自然村实现垃圾分类,化肥(huàféi)用量(yòngliàng)减少15%。”湖北绿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萧红(xiāohóng)介绍。 在刘猴镇,湖北葛百岁葛业有限公司构建起“种植+加工+文旅”全产业链:流转数千亩土地(tǔdì)培育“楚葛(chǔgé)”新品种(xīnpǐnzhǒng),建成400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加工厂,开发葛根粉、营养代餐粉等20余款产品,年精深加工能力达3000吨。公司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,获近30项国家专利,葛根粉制作工艺列入市级非遗,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城市5万家门店,带动80名(míng)村民年均增收2.6万元(wànyuán)。“我们正推进高纯度葛根素提取项目,未来(wèilái)将开发保健产品,让(ràng)‘一根葛根’撬动亿元产业。”董事长尹为说。 宜城市委书记武义泉表示(biǎoshì),从莺河的(de)(de)“蝶变样本”到全流域的“系统治理”,宜城以水为(yǐshuǐwèi)脉,串联起生态保护、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共生链条。如今宜城的幸福河湖,既是防洪安澜的“安全线”、清水绿岸的“生态线”,更是农旅(nónglǚ)融合的“风景线”、富民强市的“经济线”。 总(zǒng) 监 制丨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(bō)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(biān)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
湖北宜城:碧水绕城 河湖“淌金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